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严霞萍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16个 
陆家片区育苑妈妈咪呀舞蹈队成立于2015年,是一支充满活力与热情的社区舞蹈团队。队员们平均年龄60岁 ,虽然岁月在她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丝毫未减她们对舞蹈的热爱和追求。 舞蹈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对舞蹈的热爱让她们相聚在一起。从最初的零基础开始,她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舞蹈的执着追求,不断学习和进步。日常排练中,队员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动作,互相纠正、互相鼓励。尽管岁月在她们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在舞蹈中,她们却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步伐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自成立以来,妈妈咪呀舞蹈队积极参与各类社区文化活动和比赛。在2024年马陆镇社区健康运动会暨“吉绿杯”广场舞大赛中,她们凭借精彩的表现,荣获风采奖,充分展现了团队的舞蹈实力和独特风采。日常排练中,队员们认真专注,互相交流舞蹈技巧,彼此鼓励支持,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舞蹈队排练的舞蹈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民族舞、现代舞、广场舞等,满足了不同队员的兴趣和特长。 舞蹈队不仅是一个舞蹈爱好者的聚集地,更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她们通过精彩的演出,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区营造出积极向上、欢乐和谐的文化氛围。队员们用优美的舞姿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着健康、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为陆家片区育苑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激励着更多居民投身于文化活动,共同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助力 。
负责人: 郑建华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1个 
在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未来街区,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朗诵团队。团队成员来自社区不同年龄段,有退休教师、上班族,也有学生。他们因对朗诵的热爱相聚于此,用声音传递情感,以朗诵演绎生活。团队定期组织训练,从发声技巧到情感表达,不断提升朗诵水平。在社区活动中,他们多次登台,用饱含深情的朗诵,赞美社区美好生活,弘扬正能量。未来,他们将继续以声为笔,书写社区故事,用朗诵架起居民情感沟通的桥梁,为社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负责人: 张迪    创建年份:2014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12个 
红树林”话剧队成立于2014年,始终积极排演、投入全身心在社区话剧群文事业,于2015年年末为大家带来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剧目专场演出;在反映社区生活的原创作品——创全情景剧《大城小事》中,全体共同演绎了发生在幸福小区的一系列喜怒哀乐,受到社区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话剧队还积极参与到上海市民文化节中,荣获2014上海市民文化节朗诵与演讲大赛“百名市民演说家”称号。
负责人: 杨利娟    创建年份:2020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25个 
海韵健身操队,一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老年学习团队,正以它独特的魅力,为广大的老年人群体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乐园。以下是健身操队介绍 一、学习内容:全面而深入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状况,学习内容和年轻人有所不同,但非常全面,既考虑老年人的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关节炎又注重社交互动和趣味性,采用更多的游戏和小组活动,增加归属感和参与感,认知功能训练通过记忆动作协调训练帮助延缓认知衰退。强调健康维护而非高强度训练,比如提高心肺功能保持关节灵活性和预防摔倒。 二、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海韵健身操队采用了多种学习方式,包括正常授课、小组讨论、实践活动以及在线学习等。 三、学习载体:与时俱进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积极引导老年人利用互联网资源、智能手机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和交流,让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四、学习对象:广泛而包容 海韵健身操队面向所有老年人群体开放,无论是退休人员、家庭主妇还是其他关注个人发展的老年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舞台。 五、学习效果:老有所乐、老有所健 通过身体机能改善,心理健康提升,社交能力增强等多维度体现。生理指标改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六、学习制度:规范化人性化 我们以安全、科学、趣味、可持续为核心结合老年人身体特点和心理需求建立规范化管理流程和激励机制。 海韵健身操队,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老年学习团队,期待着每一位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的老年人的加入。让我们一起在这个团队中,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不老神话!
负责人: 阚鹏玉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5个 
远程班老年大学是为满足广大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而设立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在远程班老年大学中,老年人无需亲自前往校园,只需在社区或家中通过网络就能享受到丰富多样的课程。通过在线视频教学、直播互动、学习资料下载自学等方式,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节奏安排学习。例如,他们可以在早晨精力充沛时观看教学视频,也可以在晚上闲暇时进行复习。
负责人: 秦燕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15个 
近年来,随着全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南泉苑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为了让这些独居高龄老人能够安度晚年,居委会始终将关心关爱高龄老人作为重要工作。在南泉苑社区里活跃着这么一支“老伙伴”团队,“老伙伴”队伍目前有5名固定队员,平均年龄为60岁,于2023年9月正式成立。“老伙伴”的叔叔阿姨们个个都是性格开朗,热于为社区奉献,乐于帮助社区老龄群体,为老人读读报纸,与老人聊聊天,就因为他们有着这份爱心,才让他们聚集在一起,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增进友谊。“老伙伴”团队不仅能帮助社区高龄老人安心生活,也让志愿者们在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促进邻里感情,增进“邻聚里”。
负责人: 傅春红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15个 
舞蹈队自成立以来,定期在社区活动室活动,排练新舞蹈,带领居民跳广场舞等,她们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倡导团结和谐、组织严明、互帮互助,两位团队负责人用对舞蹈的热爱和坚持,对舞蹈团的全心付出和奉献的实际行动在团队里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负责人: 尤琦    创建年份:2020年    来自:普陀区    成员:30个 
团队成立于2021年10月,由30位本社区戏曲文艺爱好者组成。团队秉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戏曲精髓的宗旨,通过自主申请和自拟规章制度,成为甘泉社区首支自治文化团队。戏曲队在社区内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戏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引导和培养社区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这些戏曲沙龙队不仅在社区内开展活动,还通过公益演出和交流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他们还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通过长期的培训和演出,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负责人: 樊丽花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6个 
空灵鼓学习小队成立于2024年,现有成员16人,平均年龄64岁。团队每周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四次集中练习,目前已掌握《茉莉花》《东方红》等8余首曲目。通过空灵鼓的空灵音色,成员们在音乐中陶冶情操,并多次在社区文化中心的春节迎新晚会、下村居文艺巡演、市民文化节活动中表演,获得居民好评是一个特殊的老年学习团队,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机会。以下是老年学习团队的介绍内容: 1. 学习内容:老年学习团队的学习内容广泛多样,涵盖了老年人关心的各个方面,如健康知识、文化艺术、手工艺制作、社交技巧等。团队会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兴趣,组织相关的学习课程和活动。 2. 学习方式:老年学习团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包括面对面课堂授课、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在线学习等。通过交流互动、实践体验等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满足老年人的不同学习需求。 3. 学习载体:老年学习团队会利用各种学习载体,如课本教材、音频视频资料、在线学习平台等,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学习和获取知识。同时,团队也会引导老年人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和交流。 4. 学习对象:老年学习团队面向老年人群体,包括退休人员、家庭主妇和其他关注个人发展的老年人。团队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学习和志愿活动,享受学习的过程,拓宽视野,提升素质。 5. 学习效果:‌团队目标以音乐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丰富老年文化生活为主, 通过乐器学习增强手脑协调能力。本学习团队注重学习效果,团队鼓励学员之间相互交流、互帮互助,培养社交和合作能力。作为一只健身团队,除了课程学习、专题讲座、教育培训等每年还组织参与文艺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帮助老年人展现风采,取得实际的学习成果。 ‌ 6. 学习制度:老年学习团队建立了完善的学习制度,包括学习报名、选修课程、学习评估等环节,以推动学习的顺利进行和有效管理。团队会定期组织学习活动和交流会,让老年人感受到学习的动力和成就感。 空灵鼓学习小队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激励老年人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负责人: 卜海洋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7个 
永康乐龄读报小组是一支由社区老年人自发组织的文化交流团队,成立已有半年多,旨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信息交流和社会参与。这支小组通常由对新闻、时事感兴趣的退休人员组成,她们定期聚会,分享并讨论从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上获取的最新资讯。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老人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思维活跃度,还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和理解。读报小组的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集体阅读、专题讨论、心得分享等。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少老年读报队员也开始利用智能设备进行线上学习和交流,使活动更加便捷高效。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展现了当代老年人热爱学习、关心社会的良好风貌。
7/2627页,共26265条数据«<...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