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吴爱民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8个 
负责人: 陈彩霞    创建年份:2013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30个 
石化街道社区学校红枫时装队成立于 2013 年,历经 12 年发展,现有成员 30人,团队依托石化街道社区学校舞蹈房及居委会活动室为学习载体,建立完善考勤制度与成员档案,实现学习管理规范化。十余年来,团队累计开展公益演出超百场,走进中核五公司、养老机构及社区居委会,以文艺形式传递正能量,辐射带动社区文化建设。团队以制度保障学习质量,以创新激活艺术生命力,成员年均出席率超95%,形成 “兴趣驱动、技能提升、社会服务” 的良性发展闭环,成为社区老年教育的标杆团队。
负责人: 崔建申    创建年份:2013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30个 
石化街道社区学校红枫舞蹈队成立于 2013 年,历经 12 年发展,现有成员 30人,团队依托石化街道社区学校舞蹈房及居委会活动室为学习载体,建立完善考勤制度与成员档案,实现学习管理规范化。经费自筹并严格执行预算制度,确保学习活动有序开展。创新采用 “学习 、排练 、实践” 三位一体模式。近年来,舞蹈队参加了不少活动演出,受到居民的热烈反响,吸引了不少新成员参与其中,团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负责人: 吕萍    创建年份:2013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30个 
石化街道社区学校红枫合唱团成立于 2013 年,历经 12 年发展,现有成员 30人,形成以声乐为核心,涵盖男声小组唱、女声小组唱多元队伍的老年学习团队。团队以 “艺术育人、文化惠民” 为导向,聚焦声乐技巧、合唱表演、舞台艺术等学习内容,每周固定开展 4 次分梯队训练,由合唱团团长吕萍亲授教学,通过 “集中排练 + 分组精进” 模式提升学习实效,年均排练新曲目 6首以上。
负责人: 杨爱军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8个 
本团队名为“梦芭蕾舞蹈沙龙”,是一支专注于中老年芭蕾艺术教育的特色学习团队。团队秉承“乐学自治”理念,倡导自主管理、快乐学习,致力于通过系统化、适老化的芭蕾课程,帮助中老年学员外塑优雅体态、内养从容气韵,在艺术熏陶中培养积极老龄观,实现身心和谐发展。 学习团队是由8名宝山区社区学院在册学员组成,均为热爱舞蹈艺术、崇尚健康生活的活跃长者。团队负责人由专业教师担任,有着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和舞蹈创编能力,成员分工明确,确保活动组织高效有序。未来,团队将立足社区,积极参与市区级文艺展演及中老年舞蹈赛事,以赛促学,提升艺术表现力;同时,计划开展公益演出,走进社区,以艺术传递温暖,践行社会责任。 团队坚持“专业、科学、安全”的活动设计原则,兼顾适老化与趣味性,让学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芭蕾之美。我们期待通过持续努力,打造一支兼具专业性与人文关怀的老年艺术团队,为推广终身学习理念、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贡献力量。"梦芭蕾舞蹈团"不仅是一个学习团队,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将继续完善团队建设,我们相信,艺术没有年龄界限,每一位成员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绽放独特的光彩。
负责人: 王蕙琪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20个 
宝山区社区学院的舞韵瑜伽沙龙是一支新成立的群众性健身团队,由瑜伽爱好者和舞蹈爱好者自发组建。团队以"舞韵修身、瑜伽养心"为宗旨,致力于将传统瑜伽的静心修身与舞蹈的灵动优美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健身方式,为居民提供全新的健康生活体验。在学院专职教师的指导下,队员们通过系统学习基础瑜伽体式、舞蹈基本功和舞韵瑜伽编排,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享受着艺术带来的愉悦。团队每周定期开展训练活动,课程设置注重循序渐进,既照顾零基础学员,也为有经验的成员提供提升空间。 团队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充满活力和热情。目前已经创编《半壶纱》《如愿》《世界赠与我的》《美人吟》等舞韵瑜伽作品,深受队员们喜爱。这支年轻的团队正如初升的朝阳,充满无限可能。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用舞韵传递健康,用瑜伽滋养心灵,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负责人: 陆红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12个 
夕阳红文艺团成立于2022年,现有成员12人,平均年龄67岁,是一支以声乐艺术为核心、兼具表演特色的中老年文艺团队。团队以"唱出健康,乐享生活"为宗旨,形成了两大特色亮点。 特色一:专业分级教学体系 ,独创"三层递进"声乐培养模式: 基础班:针对零基础学员,教授呼吸、发声等基本功。提高班:进行多声部合唱训练,排演经典合唱曲目。 表演班:培养独唱人才,打造特色节目。每周聘请专业声乐老师指导 特色二:丰富多元的曲目库,建立包含四大类别的特色曲目体系: 1. 红色经典:《黄河大合唱》《我的祖国》等 2. 怀旧金曲:《茉莉花》《夜来香》等 3. 现代流行:《不忘初心》《灯火里的中国》等 4. 原创作品:《夕阳红》《老伙伴》等自创歌曲 健康管理与人文关怀 每次排练前进行发声热身操;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由老队员带新队员。
负责人: 陈汉民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宝山区    成员:14个 
罗兰二居的兰博曲艺社成立于2023年2月,是一支充满活力的社区老年文体团队,现有成员14人,其中女性12人,60岁以上13人。团队汇聚了众多文艺爱好者,涵盖沪剧、合唱、旗袍秀、小品等多种表演形式,以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弘扬传统艺术为宗旨,展现了新时代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自成立以来,兰博曲艺社坚持每周两次排练,不断提升艺术水平。团队成员多才多艺,既有戏曲功底深厚的沪剧爱好者,也有擅长歌舞表演的文艺骨干。他们精心编排的节目贴近生活、形式多样,既有经典沪剧选段、优美合唱,也有优雅的旗袍秀和宣传文明养宠、垃圾分类及反诈等诙谐幽默的原创小品,深受居民喜爱。今年,还有5名团队成员自发报名了老年大学的葫芦丝班学习。 团队积极参与社区及罗店镇各类文艺演出,在节日庆典、文化惠民活动中表现亮眼,多次获得好评。他们不仅为社区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氛围,也为老年朋友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展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积极生活态度。 未来,兰博曲艺社将继续扎根社区,创新节目形式,提升艺术表现力,为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让更多居民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温暖。
负责人: 沈红慧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12个 
我们是一群痴迷于绳间艺术的追光者,以五彩丝线为笔,以匠心巧思为墨,在缠绕、穿梭与编织中勾勒无限创意。从古朴典雅的中国结到时尚个性的绳编首饰,从灵动精巧的挂件到实用美观的家居装饰,每一根绳线都承载着独特故事,每一个结饰都凝聚着手作温度。在这里,我们不仅分享平结、雀头结等编织技法,更倡导用双手对话传统、用创意链接生活。无论你是零基础的绳艺小白,还是渴望进阶的编织达人,都能在指尖翻飞间,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共赴一场关于绳编艺术的浪漫之旅。
负责人: 曹志新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38个 
心联新社区合唱队基本队伍的形成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由于新冠肺炎期间,团队在樱花大道长廊活动,人数已达20余人,2024年6月康新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团队迁至杨家桥31号二楼多功能厅室内活动。 心联新社区合唱队有组织定期学习唱歌发声技巧、多声部合唱排练。歌队人员均是退休人员,对唱歌有特别爱好,并有一定基础人员组成,艺术指导兼指挥阮培融老师,策划兼指挥毛信宝老师,对声乐有很深造诣歌唱领队戴爱萍老师,电子琴(钢琴)伴奏朱长征老师,这几位老师都是这些领域有一定声誉老师。曾获得过诸多奖项。余下的歌友也是精挑细选有一定专业水准歌友,大部分都经过专业声乐训练,如上师大,上海老年大学,街道的唱歌培训班等,组成了目前比较完整合唱团队。每周五上午在康新党群服务中心多功能厅对歌曲的声部排练,以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繁荣昌盛的中国为主线,传承红色经典老歌为切入点。把歌演唱得更动听悦耳,练唱过程中有时候还请专业老师来现场辅导。不断提高团队演唱水平。在去年秋季歌队还参加街道举办的“书香启华章,康乐韵飞扬”演出活动,并留下了美好记忆。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歌队有一部分歌友经常去养老院慰问演出,为老人送去特有关怀和温暖。 我们合唱队的歌友,在练唱过程中相会在一起,互相交流,同心协力,秉承着对唱歌和艺术执着追求,为社区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以后能够赢得街道这个平台,在精神和物质上支持。歌队的发展一定会更好,也是心联新社区合唱队荣幸之处。
6/2801页,共28004条数据«<...45678...>»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