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王丽红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25个 
万三朗润合唱沙龙是一个由热情、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集体,3年来,积极参加区组织的各项比赛活动,并多次取得二等奖。通过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将小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推上一个新台阶。每一位成员都有主人翁精神,积极参加训练,努力提升自己的唱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发挥老年人的余热精神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创新,提高了大家自身的综合素质。
负责人: 荀晓君    创建年份:2008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20个 
长春歌唱艺术团,由长春小区居民自发组织成为团队,2009年由退休居民周理中老师执教。在周老师的悉心、严格的教导下,学员们的歌唱水平大大提高,学员演出在各类评选活动中屡屡收到好评。周老师精湛的声乐艺术、独特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外居委、外街道乃至外区的戏曲爱好者前来参加,艺术班由最初的三五人发展为现在的20人。 十多年来,艺术班不断借助各大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有效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成就感的同时,在居民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起到了凝聚了党员、凝聚了群众的作用。 学员中,有些晚年孤独、缺乏人生乐趣,有的与公婆媳关系不和,长久以来郁闷寡欢,但自从加入了长春歌唱艺术班后,身心愉悦,精神状况逐步得到改善,感到生活充实了。71岁的陆银凤老人因患乳腺癌,病魔缠身,缺乏生活乐趣,倍感郁闷,偶然的机会得知到长春歌唱艺术班,自此与歌唱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不缺课,闲暇时间创作了很多原创曲目。 艺术班结合社会现象,开展紧跟时代步伐的教育,反复练习《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曲目,不仅可以提高学员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又能借助主题展示在居民区广泛宣传,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为创建和谐、文明社区发挥积极作用。
负责人: 孙钰丽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15个 
为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文化艺术学习质量,提升生活品味,使各项老年文化活动健康有序的发展,新乡居委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文化凝聚社区的“精、气、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的社会要求,不断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社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负责人: 方镇华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15个 
老年读书班成立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四川居委的积极引导下,团队发展至今已从居民的自发性、单纯性的兴趣爱好逐步转向参与社区老年服务与自治管理中来。团队始终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立足社区,为社区留守的老年朋友们提供交流的平台;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丰富团队活动内容,为社区建设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负责人: 高玲霞    创建年份:2008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30个 
我们读书会成立至今已第17个年头(疫情期间停了2年),在街道领导的支持关心下,坚持到今,每两周的星期四下午到街道为老服务中心进行交流活动,时间是下午2点到3点半。30名成员中有的已动迁搬到外区还坚持参加,有的大病治愈后也返回读书会,更有中风的康复后也一如既往来参加我们读书会。成员中有退休的报社记者,有退休的学校校长,有资深的退休医生,有企事业单位职能部门退休人员,还有老年协会理事和社区为老服务的志愿者。两次活动,大家轮番上讲台,交流学习分享,有讲国事、天下事及身边事、文化史。每次听讲者都拍手叫赞,欲罢不能,听得入迷! 春日芳菲,书香致远。读书会同仁深知阅读能让世界浓缩在我们手上,书海中能寻找人生答案,支撑着我们的思维高度。在这17年读书会期间,我们结合老人特点,组织大家积极参加多次的街道、区级、市级的读书日活动和征文活动,内容有家政家风颂扬、法律健康养生及防诈骗讲座。多人在此活动中获奖,数丁伟民获奖最多,荣誉满满!在中秋和国庆佳节开展赛诗歌会,多次到黄浦区图书馆聆听著名作家、演员讲座,有滑稽的剧团王汝刚、顾竹君、钱程、葛明明等,给大家提高了终身学习的决心,收获匪浅,并树立定要活到老,学到老。在读书会这个平台上,多充电,也是心理疏导的平台,大家分享读好书的心得,情绪支撑,抱团取暖,致力于通过共谈和深度讨论,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使夕阳的晚晴更加美好!
负责人: 叶滨芬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18个 
时装沙龙学习了各类时装表演,无论是旗袍时装表演、现代时装表演等几十首的表演项目,在每年的社区联欢会上的表演更是得到了小区居民的认可。坚持学习,我们掌握了不少台步、形体知识,不仅使身体强健起来,也使心理精神上得到新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怀着梦想,我们共同学习时装表演,不论是为了圆梦还是温故而知新,最不容易的是从基本台步开始,我们互帮互学,取长补短。
负责人: 方惠英    创建年份:2016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16个 
葫芦丝是我国云南地区的簧管类吹奏乐器。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至今依然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 本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宗旨。我小东门街道老年学社区学校,自2016年就开班初级葫芦丝班特聘请有资质的老师裴成妹为专业指导老师,该团队成员以老年人为主,学习内容主要以李春华老师的葫芦丝巴鸟实用教程(绿皮书)为教材,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从不懂葫芦丝吹奏的老年学员,在这里找到了兴趣与乐趣。 该团队自成立以来,在指导老师耐心细致,面对面的教授指导下,从不懂葫芦丝不会吹葫芦丝到如今基本上能自如吹奏,还多次参加演出,团队成员在这里找到了快乐!每周五是每位学员所期待的日子,上午上课结束后,下午继续在指导老师的指导陪伴下,继续自娱自乐挺开心!这都离不开社区老年大学领导关心与支持,提供场地提供演出机会,谢谢学校领导关心与支持,使我团队得以健康.快乐发展! 自2016年开班至今,我团队多次参加了公益性演出,在街道老龄委吴老师邀请下,参加了“内凉晚会”及“重阳节”的演出,曲目有“让我听懂你的语言”、“竹林深处”、“山原觉”、“洪湖赤卫队”、”祝国您好“等曲目。我团队还参加了区与街道的学习周开幕式的演出,得到一致好评! 经过数年学习吹奏葫芦丝对我们身心健康大有益处吹奏葫芦丝要求对:气舌进行科学训练的同时也是在锻炼我们的身体,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可以增强肺活量,增强血液全氧量,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放松心情,陶治情躁,对我们的健康的好处,自不待言。古人讲:乐者、药也。 葫芦丝音色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葫芦丝文化的繁荣发展,锲而不舍,努力追求,让葫称文化,的传承生不息!
负责人: 骆丽莲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闵行区    成员:12个 
编织一直都是七宝镇的特色,沙龙从成立开始,学员们每周不论刮风下雨,都会准时聚集到居委活动室,大家一起学习编织技巧、讨论编织心得,形成了良好的编织氛围。沙龙老师是居住在我们民主新村的杨阿姨,杨阿姨经常给学员们介绍各种编织技巧,有时带一些编织的书籍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有时就手把手教授各种编织方法,在她的带领下,迎来了小区里一批编织的爱好者,大家聚集在一起,把各自的编织作品拿过来一起讨论、研究。从编织沙龙成立至今,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也经常组织一些有益的活动,增强编织班的团结和凝聚力。
负责人: 徐进    创建年份:2018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10个 
余庆织梦编织队是由余庆居民区内十余位热爱手工编织的居民自发组建。团队以"巧手传情·织暖社区"为宗旨,每月定期开展编织技艺交流会,成员们通过切磋钩针、棒针等技法,既提升传统手工艺水平,又增进邻里情谊。织梦编织队还积极参社区公益,累计为社区特殊困难老人编织围巾手套100余件。这支平均年龄70岁的队伍,用毛线串起社区温情,以匠心传递公益力量,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
负责人: 张立新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8个 
欣乐生动,吹出华美音符。
3/2627页,共26261条数据«<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