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曹培芳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12个 
读书读报,关心时事政治信息交流,紧跟实事,国际内外大事,有趣事、新鲜事、感人事。
负责人: 杨琴芳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32个 
团队从组建开始,依据团队章程明确规章制度,确保学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认真做好团队建设,每年初制定好活动计划并做好年末总结;每周二上午于四团老年学校群文室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进行戏曲知识讲解和唱腔的培训;队长做好签名工作并每月向老年学校负责人汇报学习活动情况;每次演唱、比赛活动后都能及时反思、不断提升;写好通讯稿,相关照片存档等。
负责人: 王坚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嘉定区    成员:20个 
银杏诵读社是一支由社区在职党员带头,居民自发组织的公益诵读社团。他们以阅读兴趣爱好为盟,秉承“感受文字之美 尽享诵读之乐”的学习理念,用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声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颂经典作品。银杏诵读社学习方法呈现多样化,一是在夯实学习诵读基础上采取天天自我学、周周小组练、月月集中诵的方式品读书本经典作品;二是做好对外交流共享,采取走出去--和周边社交流学习,请进来--邀请市朗诵协会的老师给团队成员上课指导等等。
负责人: 徐秋虹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35个 
团队从组建开始,依据团队章程明确规章制度,确保学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认真做好团队建设,每年初制定好活动计划并做好年末总结;每周二上午于四团老年学校群文室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进行戏曲知识讲解和唱腔的培训;队长做好签名工作并每月向老年学校负责人汇报学习活动情况;每次演唱、比赛活动后都能及时反思、不断提升;写好通讯稿,相关照片存档等。
负责人: 王林珍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36个 
团队从组建开始,依据团队章程明确规章制度,确保学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认真做好团队建设,每年初制定好活动计划并做好年末总结;每周二上午于四团老年学校群文室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进行戏曲知识讲解和唱腔的培训;队长做好签名工作并每月向老年学校负责人汇报学习活动情况;每次演唱、比赛活动后都能及时反思、不断提升;写好通讯稿,相关照片存档等。
负责人: 周滨    创建年份:2021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11个 
我们凉城社区老年萨克斯班的15名学员,是来自零基础退休人员,从2023年9月22日开班以来,在凉城社区学校秉承"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办学理念下,对我们这些退休学员进行了系统性萨克斯演奏教学培训。由李老师全程执教,李老师采用"理论+实践"双轨模式,通过近4个学期的萨克斯教学,形成"基础夯实—技能提升—艺术陶冶"的阶梯式培养特色。
负责人: 马秀荣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20个 
2023 年9月兰湾居委成立兰湾走秀团队,团队目前有20名成员,大家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每月开展4次活动,每周三固定时间上课,确保学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练习。主要学习基础形体训练,走秀技巧,表演艺术。采取分组进行练习,通过大量的走秀练习,学员能够掌握基本的走秀技巧和表演艺术,提升个人气质和自信心。通过走秀训练,学员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得到提高,有利于身心健康。
负责人: 黎梦菲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9个 
高安居民区“高欣民乐社"是高安居民区的一支民族乐器表演队伍。乐队成员是一群平均年龄超60岁的退休叔叔阿姨,他们因共同热爱民乐,尤其是二胡,相聚在一起,组成了“高欣民乐社”民乐队,用悠扬乐声奏响社区美好生活的乐章。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退休前,他们或是辛勤耕耘的教师、坚守岗位的工人,救死扶伤的医生或是服务大众的职员。在乐队中从零起步,他们互相鼓励,从最基础的持琴姿势、指法练习开始,日复一日地刻苦钻研。 “高欣民乐社"的出现成为高安居民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里,二胡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老人们联结情感、丰富生活的纽带。他们用音乐诠释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活态度,用实际行动展现出退休生活的别样精彩,让悠扬的民乐之花在社区中绚丽绽放。
负责人: 唐秀凤    创建年份:2022年    来自:徐汇区    成员:20个 
华欣家园柔力球成立于2022年,是一群喜欢柔力球的退休居民组织的一支队伍。队员最大的70岁,最小的50岁。华欣柔力球队参加了上海市老年协会的柔力球组织,经常出去参加一些培训和展演,每年还代表华泾镇参加徐汇区柔力球比赛,还参与了社区的展演任务,柔力球还经常出去跟别的团队交流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柔力球水平,队员们说有这样一个组织真好,能让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负责人: 沈肖兰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5个 
为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的积极作用,我村积极培育优秀的舞蹈团队,吸纳更多对传统文化有热情的村民,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提高农村老人的个人素养。 自组队以来,村党支部,为团队提供了室内与室外排练活动场地,村委领导亲自抓,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开展文艺活动的计划方案,并指定一名村干部负责文艺队的组织,以及队里的日常事务,解除了队员家属的后顾之忧,并邀请了专业的老师进行编导、并带队到各地演出。村领导经常给队员上政治思想教育课,使队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了,自觉遵纪守法,并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2024年团队参加了4次镇级演出,并荣获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充分发扬了拼搏的精神。今年共创作了3个新的作品,分别为《欢乐中国年》、《社会主义好》等,不断在创新之路上开拓。同时把精彩的演出送到基层群众家门口,既为端午、中秋等节日增添了热闹气氛,又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舞蹈团队自编、自导、自演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节目,通过接地气、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家门口”文化大餐,激发了广大乡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村民可以足不出户,近距离地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实实在在地把欢乐送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68/2707页,共27067条数据«<...66676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