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 唐薇晨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20个
该团队是一支由镇府支持、镇社文中心主导,社区中老年女性自发组建的文化艺术队伍,以传承非遗文化、丰富社区生活为宗旨,凭借热情与坚持,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团队依托独特的学习模式和积极实践,在打连厢技艺传承与社区文化服务中取得丰硕成果。
一、学习周期
团队制定了规律且灵活的学习计划,以“每周固定学习+阶段性集中训练”模式开展活动。每周二或四上午9点-11点,帮助成员巩固基础、学习新动作。
二、手把手学习方式
团队采用“老带新、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由经验丰富的骨干阿姨担任导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新成员。形成“人人当老师,个个是学生”的浓厚学习氛围,让零基础的成员也能快速入门。
三、学习载体
1. 社区固定阵地:以社区文化活动室、广场为主要学习场地,配备音响、连厢道具等设备,方便日常训练和小型排练。
2. 线上交流平台:建立微信群和短视频分享小组,阿姨们通过拍摄训练视频互相点评,分享学习心得;同时借助网络搜索优秀打连厢表演案例,学习借鉴新的表演形式。
3. 实践观摩活动:组织成员参观非遗展览、观看专业演出,现场感受打连厢的艺术魅力,并邀请非遗传承人或市、区级专业老师进社区开展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
四、学习对象
团队面向社区内45-65岁的女性居民开放,成员涵盖退休职工、家庭主妇等不同职业背景。目前团队固定成员已达20余人,其中不乏从零基础成长为技艺骨干的阿姨,她们以自身经历吸引更多社区女性加入,形成良性发展。
五、社区演出成果
自2015年成立以来,团队积极参与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成为社区文化宣传的主力军:
•常态化惠民演出:每年在社区广场、文化节、节日庆典等场合开展公益演出10场有余,累计惠及居民超2000人次,代表作《泽韵悠悠》《九九艳阳天》更是在上海市民文化节广场舞比赛中崭露头角等深受好评。
•跨社区文化交流:与周边街道、社区团队开展联合演出8次,通过交流互鉴提升表演水平;多次受邀参加区文化馆组织的非遗展演,荣获 “社区文化优秀团队” 称号。
未来,打连厢社区阿姨团队将继续以传承非遗文化为己任,不断提升技艺水平,创作更多优质节目,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邻里和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