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蔡小冲    创建年份:2020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5个 
为响应国家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号召,满足团新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团新村村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于2020年5月1日正式组建了本广场舞队。团队旨在为村内老年人提供一个免费学习、交流、锻炼的平台,通过学习广场舞等文体活动,提升身体素质、愉悦心情、增进友谊、展现新时代老年人风采。作为核心活动,团队定期组织两次广场舞教学和集体练习。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包括舒缓的健身操、流行的广场舞曲、民族风舞蹈、太极拳等,难度适中,适合老年朋友参与。团队不仅是跳舞的地方,更是一个学习型组织。邀请社区文体骨干进行指导,从基础动作到复杂编排,循序渐进地提升成员的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力。结合舞蹈活动,不定期融入健康养生讲座、运动安全知识分享、心理健康交流等内容,引导成员科学锻炼,关注身心健康。团队积极参与镇、区级组织的各类文艺汇演、比赛和交流活动,展现团新村老年人的活力与精神面貌。在能力范围内,团队也积极参与村内文明宣传等公益活动,服务社区,传递正能量。
负责人: 游秀红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18个 
丹青国画老年社团以“执笔绘夕阳,墨韵传雅趣”为宗旨,为热爱国画艺术的老年人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社团汇聚零基础爱好者与资深画者,邀请专业国画老师定期授课,从笔墨技法、构图理论到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创作,进行系统教学。 日常组织写生采风、作品互评活动,鼓励成员走进自然捕捉灵感,在切磋中共同进步。同时,社团积极参与社区展览、公益赠画等活动,用传统国画艺术传递文化之美。在这里,老人们以笔为友,以墨寄情,在挥洒丹青间丰富精神生活,展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风采。
负责人: 王姚莉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金山区    成员:10个 
如今农村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老人留守农村,子女外出打工已是常态。通过“深度”排摸,我们发现部分老人因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即使是申报补助,自己也很难整理和提交申请材料,为此,于2024年1月1日,我村成立了贵泾村政策理论学习团,团队共有成员10人,其中男性5人,女性5人,平均年龄65岁左右,成员涵盖老党员、退休干部、教师、职工、普通村民等。该团队的学习点放在贵泾村村委会。自该团队成立以来,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前提,志愿服务社区为职责,力做社区文化的宣传者,服务者,并建立了健全学习点工作机制,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从农村埭头到睦邻点、妇女微家以及农户家。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重要决策部署,帮助老年村民及时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区情及村情,做到“思想常新、理想永存”。引导老年村民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支持村级治理、参与乡村振兴、促进乡风文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行动。为老人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营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良好氛围,提升晚年生活品质。 主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最新的党的理论成果。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如党代会、中央全会、两会精神)、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部署(如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民法典、土地管理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以及国内外重要新闻、社会热点问题解读。市、区、镇出台的重要政策文件及本村发展规划、重点工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每月固定时间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集中学习研讨。采取“领学+解读+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党校老师、退休教师、法律顾问等进行辅导授课;鼓励团队成员中的“银发讲师”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进行分享;观看专题片、纪录片。 贵泾村政策理论学习团,正以其特有的热情和执着,在新时代的乡村画卷上书写着“桑榆未晚霞满天”的动人篇章。
负责人: 陶禅玉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34个 
岐黄茶韵老年社以“承中医精髓,品茶疗雅韵”为宗旨,专注于将传统中医智慧与茶疗养生相结合,为老年群体提供特色健康服务。团队汇聚中医医师、茶艺师等专业人才,依据《本草纲目》等典籍,精选药食同源的草本原料,如枸杞、陈皮、菊花等,科学调配出兼具养生功效与口感的茶方。 日常开展中医茶疗讲座,普及四季茶饮养生知识;组织品茶交流活动,指导老年人根据体质选茶、泡茶。此外,还提供个性化茶疗方案定制,帮助调理常见老年慢性病。在这里,老人们既能感受岐黄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在茶香氤氲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负责人: 王锦芳    创建年份:2016年    来自:松江区    成员:12个 
颐亭舞蹈队成立于2015年3月,现有队员12名。始终坚持以“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宗旨,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充分展示了老年朋友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精神风貌。 颐亭舞蹈队是一支由老年舞蹈爱好者组成的文艺团体。舞蹈队成立至今,在街道和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区工作站为我们设立的舞蹈活动室进行训练和节目排练。主要包括民族舞的编排和演出。 每周二、周四的下午,颐亭舞蹈队会居委会活动室开展活动,并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和培训。她们也会根据街道及社区的安排,参加各类比赛和社区文化活动的演出,其宗旨是自娱自乐、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并且在传统节庆活动时演出有一定质量的舞蹈节目,为广大居民助兴添乐,给他们以美的享受。
负责人: 唐薇晨    创建年份:2015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20个 
该团队是一支由镇府支持、镇社文中心主导,社区中老年女性自发组建的文化艺术队伍,以传承非遗文化、丰富社区生活为宗旨,凭借热情与坚持,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线。团队依托独特的学习模式和积极实践,在打连厢技艺传承与社区文化服务中取得丰硕成果。 一、学习周期 团队制定了规律且灵活的学习计划,以“每周固定学习+阶段性集中训练”模式开展活动。每周二或四上午9点-11点,帮助成员巩固基础、学习新动作。 二、手把手学习方式 团队采用“老带新、一对一”的教学模式,由经验丰富的骨干阿姨担任导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新成员。形成“人人当老师,个个是学生”的浓厚学习氛围,让零基础的成员也能快速入门。 三、学习载体 1. 社区固定阵地:以社区文化活动室、广场为主要学习场地,配备音响、连厢道具等设备,方便日常训练和小型排练。 2. 线上交流平台:建立微信群和短视频分享小组,阿姨们通过拍摄训练视频互相点评,分享学习心得;同时借助网络搜索优秀打连厢表演案例,学习借鉴新的表演形式。 3. 实践观摩活动:组织成员参观非遗展览、观看专业演出,现场感受打连厢的艺术魅力,并邀请非遗传承人或市、区级专业老师进社区开展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 四、学习对象 团队面向社区内45-65岁的女性居民开放,成员涵盖退休职工、家庭主妇等不同职业背景。目前团队固定成员已达20余人,其中不乏从零基础成长为技艺骨干的阿姨,她们以自身经历吸引更多社区女性加入,形成良性发展。 五、社区演出成果 自2015年成立以来,团队积极参与各类社区文化活动,成为社区文化宣传的主力军: •常态化惠民演出:每年在社区广场、文化节、节日庆典等场合开展公益演出10场有余,累计惠及居民超2000人次,代表作《泽韵悠悠》《九九艳阳天》更是在上海市民文化节广场舞比赛中崭露头角等深受好评。 •跨社区文化交流:与周边街道、社区团队开展联合演出8次,通过交流互鉴提升表演水平;多次受邀参加区文化馆组织的非遗展演,荣获 “社区文化优秀团队” 称号。 未来,打连厢社区阿姨团队将继续以传承非遗文化为己任,不断提升技艺水平,创作更多优质节目,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邻里和谐贡献力量!
负责人: 金海龙    创建年份:1996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13个 
这支拥有快30多年历史的老年门球队,是岁月沉淀下的活力象征。自成立以来,球队始终秉持“以球会友,乐享健康”的理念,吸引了众多热爱门球运动的老年人。从青葱岁月到银发之年,队员们坚持每周定期训练,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切磋球技。 30余载间,球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多次在市、区级门球赛事中斩获佳绩,更培养出深厚的队友情谊。老队员们以老带新,传承技巧与精神;年轻队员注入活力,延续球队风采。这支历经时光淬炼的门球队,用一次次精准击球与默契配合,诠释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活态度。
负责人: 王丽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15个 
银龄安康社是一支专注于老年群体健康管理的专业团队,以“守护银龄健康,共筑幸福晚年”为使命,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关怀。团队汇聚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康复理疗师等专业人才,结合老年人身体特点,量身定制健康监测、膳食指导、运动规划等服务方案。 日常开展健康讲座、慢性病防治科普、中医养生课堂等活动,帮助老年人掌握科学健康知识;同时组织定期体检、健康咨询及康复训练,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银龄安康社用专业与温情,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让每一位成员都能享受健康、充实的晚年生活。
负责人: 唐雄    创建年份:2014年    来自:松江区    成员:25个 
“唱响合唱队”老年学习团队的建设,为贝尚湾小区的退休老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找到了新的乐趣和价值。未来,“唱响合唱队”将进一步推动团队的发展,为更多老年人带来福音。
负责人: 刘晓星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青浦区    成员:15个 
夏都中国舞老年社团是一支以传承中国舞之美、丰富老年生活为宗旨的艺术团队。社团汇聚了热爱传统舞蹈的老年人,专注于古典舞、民族舞等中国舞形式,将优雅的舞姿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 社团聘请专业舞蹈教师,从基础身段、古典舞韵到完整剧目编排进行系统教学。成员们在日常训练中互帮互助,通过反复练习提升舞蹈表现力。社团还积极参与社区文艺汇演、公益演出等活动,以轻盈的舞步、优美的舞姿,展现出老年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在弘扬中国舞艺术的同时,也为社区文化注入独特魅力。
72/2801页,共28004条数据«<...7071727374...>»
总团队数量(27162)
五星团队数量(971)
浦东新区(3120)
普陀区(2401)
奉贤区(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