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邱建群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30个 
5、中医家庭保健在维护和提升家庭健康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团队成员通过学习,了解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学习和运用养生保健知识,在老年人的生活起居、饮食、卫生、锻炼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促进作用。
负责人: 魏淑琴    创建年份:2019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15个 
4、延西舞蹈队成立于2020年,由爰好舞蹈艺术的社区居民组成,现有队员15人,每周五上午学习和练习,她们主要以艺术的形式展现舞蹈的美,从而也达到健身体美的目的。舞蹈队成立以来,排练了一批歌颂党,歌颂祖国,欢快,活泼,优美的舞蹈。 同时出于对舞蹈的喜爱,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共同的话题,轻松愉快的过好每一天。 负责人:魏淑琴 13641765904
负责人: 吴宝平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12个 
篆刻是将书法和雕刻工艺相结合的印章制作艺术。通过在金属、玉石或石料等材质上镌刻印章实现实用与艺术双重价值。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天山社区工艺美术大师吴宝平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他基本功扎实,刻苦钻研。为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他主动承担起了传承艺术的责任,如今有10多名篆刻爱好者聚集在他麾下潜心学习,大家都乐在其中,团队氛围充满和谐。
负责人: 贺静虹    创建年份:2018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25个 
由贺静虹同志发起,组织了一些笛友进行交流活动,逐渐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并逐渐形成规模.目前沙龙聚集了上海市的大部分笛子人才和高手。沙龙的一些活动经常见诸于”笛友之家”网站(www.cndizi.com),在笛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并成为全国第一个笛子沙龙。在上海笛子沙龙的影响下,广东、香港、湖南、安徽、杭州、徐州、深圳、宁波等地笛界相继成立了笛子沙龙或笛箫沙龙或笛友俱乐部,吹笛子的队伍越来越大。值得称颂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笛子名家也经常来上海笛子沙指导和讲课。他们中有的有较高的出场费,但到沙龙来全都是免费的,因为他们知道沙龙对来听课的和来参加活动的笛友也都是免费的。来沙龙指导的名家有“唐俊乔、 许国屏、孔庆宝、戴金生、高海、郁水淼、王益亮、周林生、刘正国、任万勇、刘功祥(安徽)、侯升平(安徽)、马迪(陕西)、张延武(陕西)、张荣发(黑龙江)、于立龙(黑龙江)、林谷珍(台湾)、朱文昌(香港)、屠式番(北京)、谭炎健(广东)、孔庆山(辽宁)、唐德忠(辽宁);青年笛子演奏家有:毛宇龙、高纯华、赵琦、明阳、李乐、范临风、陈昀颖等。 沙龙以“快乐吹笛,共创和谐“为宗旨,努力把沙龙打造成积极向上、身心健康、团结和揩的活动场所,为精神文建设作出一份贡献。 沙龙宗旨是:推广民族音乐,宏扬民族文化。笛子是中国特有的乐器,从已出土的文物看,这一乐器至少已有八千多年历史。祖宗留下的宝贝我们后人当然有责任发扬光大。在当前来说,推广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其次是提高来沙龙活动的笛友的吹奏水平。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沙龙的活动是很有成效的。2009年5月,沙龙的许多笛友报名参加了“2009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全国笛子邀请赛”,沙龙共获得两个金奖、三个银奖、七个铜奖(含专业的),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我们上海笛子沙龙的活动场所是上海市黄浦区小东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街道领导一向支持我们的活动,长期的提供了我们活动场所,保证每次活动都能顺利进行。我们沙龙聚集的都是上海笛技较高的和全国一流的名家,而沙龙的运作方式是会员制,每个成员每月交付一定的会费,以应对各种活动的茶水供需、接待名家,以及全国各地的笛友协会和人员,举办大型演出和宣传活动,经费来源就成了问题,因此,特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项目经费资助。希望能够继续得到帮助。
负责人: 张国庆    创建年份:2023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35个 
随着社会对终身学习的重视,手机摄影已经成为老年人学习新技能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老年人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如家庭聚会、旅行经历等,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世界,老年人还可以保持与时俱进,不会与社会脱节。
负责人: 陈翠    创建年份:2018年    来自:黄浦区    成员:25个 
小东门街道太极拳队在街道文化中心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全民健身纲要为指导,以传承文化为导向,以终生学习为理念,以身体长寿为目标,积极推进太极拳运动,建队三年以来,通过团队建设、教学培训,展示交流,竞赛考核等工作措施,成为社区体育团队的一个亮点。一、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精英聚集。从太极拳整体的技术要求来衡量,只能停留在老年太极操上,自从社区学校开设太极拳班之后,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对终生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社区学校与社区体育联动的思想理念,把终身学习触角延伸到社区体育,并在社区学校志愿者徐芳骞老师的建议和倡导下成立了小东门街道太极拳队,并提出了三个三年计划(存在、内修、外展)的发展目标,三年多来,我们建立了一个团队管理的规范模式,制定了团队章程,组建了团队班子,建立了管理制度,建设了培训机制,以社区学校太极拳教学为统领,吸纳和激发了社区体育团队中太极拳爱好者,通过逐年的考试和太极拳专门技术的培训,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精英聚集,实现了以街道太极拳队命名的精英团队存在的目标,造就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二、建设了统领社区的太极拳队。三年多来,团队以道德教育为先,武术技艺为本,团体精神为柱,坚持“多议拳、少议事、不议人”的管理原则,建设了一支和谐稳定的团队,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勤奋刻苦”的训练原则,建设了一支进取向上的团队,坚持“规范教学、理论先行、拳理合一”的教学原则,建设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团队。三年来,三个坚持营造了一支可以脱颖而出的体育团队,对其他社区体育团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了管理的典范,技术的典范,人文的典范,社区其他团队纷纷关注和贴近,为地区所有太极拳晨练站点所仰慕。三、实现了服务社区的体育团队。三年多来,我们坚持了服务社区的建设理念,把团队与社区体育发展,社区体育服务紧密相连,坚持做到服从服务于社区体育发展的需求,一是为太极拳晨练站点培训辅导老师,规范和统一社区太极拳教学的样式,由总教练徐芳骞老师编写了《太极天地》教程,获得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教材的称号。二是为各居委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团队核心成员,主动服务各居委的教学辅导,这也是街道成功举办三届太极拳比赛的重要保障,通过社区服务,社区居民对太极拳运动极其太极健身的认识逐步提高,对老有所学和终生学习的理念理解逐步深刻,参与太极拳运动的人群逐年提升,并成快速发展之势。
负责人: 张国庆    创建年份:2018年    来自:长宁区    成员:25个 
为了全民健身,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20名太极拳爱好者在队长张国庆的带领下,于2018年3月成立了康健太极队。在这个团队中,大家有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切磋的机会。在多年的学习训练中,团队成员积极性大幅度提高,不仅达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为社区做出积极贡献,代表社区参加各类杯赛,取得优异成绩。
负责人: 景炎明    创建年份:2025年    来自:杨浦区    成员:12个 
星泰钢琴沙龙成立于 2018 年 11 月,由 12 名平均年龄近 68 岁的女性老人组成。她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有的是朴实无华的普通群众,有的是肩负责任的光荣党员,还有的是民主党派人士。尽管身份各异,但对钢琴共同的热爱,让她们跨越了年龄、身份的界限,紧紧凝聚在一起,组成了这个温馨而又充满活力的团体。
负责人: 任秋仙    创建年份:2017年    来自:杨浦区    成员:15个 
在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下, 蹈队的队员都是来自姚家桥社区的居民。是群众自愿组织的民间活动,通过舞蹈健身的方式,赋予健身与娱乐性,提高了居民群众的健身热情,也充分展示了姚家桥人的精神风貌。团队历年来主要学习活动和成果介绍:团队成立以来,坚持每周四下午开展活动,学习、排练,社区有大型活动,积极参演,团队的腰鼓舞还经常受邀到邻近社区表演,也经常积极参与街道的各项活动。曾荣获2018年上海市第四届广场舞大赛,杨浦赛区,江浦街道初赛得了第三名。2019年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杨浦区江浦路街道990广播体操比赛优胜奖。
负责人: 李宪珍    创建年份:2012年    来自:杨浦区    成员:31个 
沪剧,原名东乡调,是一种起源于上海浦东的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在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民间小曲,后吸收浦江两岸的田歌、山歌等民间曲调发展而成。沪剧的表演演示以唱为主,说、做、念、打为辅,音乐委婉柔和,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韵味。婉转动听的唱腔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旁白,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跃然纸上。 金鹏沪剧沙龙团队共有31人,均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女性人数为20人,活动每周日下午在金鹏老年活动室举行,已持续了10余年。 沪剧,这门来自上海的传统戏曲,带着浓浓的“上海味道”。它用温婉的腔调、朴实的唱词讲述老上海的故事,仿佛一张老照片,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繁华又温情的岁月。沪剧作为国家非遗,蕴含了深厚的城市记忆与情感。在节奏飞快的都市生活中,沪剧带来了一丝静谧和韵味。那些熟悉的调子、家常的话语,是上海人耳边的乡音。沪剧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上海文化的独特符号,传递着代代相承的情感。沪剧的每一段唱腔都融入了岁月的积淀,把上海的市井、风土、百年历史娓娓道来。 走进沪剧的世界,就像打开了一本上海的旧日记。腔调柔美的唱词、情感真挚的演绎,勾勒出这座城市独有的生活气息。 让我们一起支持沪剧传承,把这份老上海的温情带给更多人!
72/2707页,共27068条数据«<...70717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