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
团队展示 > 团队列表
负责人: 张卫红    创建年份:2017年    来自:虹口区    成员:30个 
江湾镇街道凤凰艺术团,作为社区文化领域的璀璨明珠,自 2017 年成立以来,在领衔人张卫红的引领下,以蓬勃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江湾镇街道文化繁荣的中坚力量。​ 团队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因对时装表演的共同热爱汇聚于此。成立至今,团员们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从基础台步训练到复杂的节目编排,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打磨、力求完美。多元的表演风格是团队的一大特色 —— 身着旗袍时,团员们举手投足间尽显东方女性的温婉典雅、韵味悠长;驾驭现代时装时,又能以自信的姿态诠释时尚潮流,绽放青春活力。​ 多年来,凤凰艺术团活跃于各类舞台,无论是社区文化节的温馨现场,还是大型文艺汇演的绚丽舞台,都留下了他们精彩绝伦的表演。通过一场场高品质演出,团队不仅为居民带来了视觉盛宴,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更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负责人: 王婷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9个 
上海老年大学奉贤分校云筝妙音阁(古筝)团队,由 9 位热爱古筝艺术的学员组成。在任课老师方玲的专业指导下,团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与极高的出勤率,致力于在古筝学习中收获技艺与快乐,是一支充满活力与凝聚力的老年学习队伍。
负责人: 王英萍    创建年份:2008年    来自:浦东新区    成员:12个 
大华二居委舞蹈队自成立以来,涵盖了社区内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的舞蹈爱好者。队员们因对舞蹈的热爱相聚,致力于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展现居民精神风貌。设立队长 1 名,负责团队的整体规划、日常训练安排、对外联络等工作;另有节目编排、后勤保障等小组,分工明确,保障舞蹈队有序运作。每周固定一次训练,每次2小时,风雨无阻。训练内容包括基本功练习、舞蹈动作分解、团队配合磨合等,不断提升队员舞蹈水平。
负责人: 王婷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9个 
智趣烘焙创艺社由 19 位学员组成,其中 1 位男性学员为社团注入别样活力。社团自开课以来,在朱祥丽老师的带领下多方面成果斐然。 学习内容丰富多样,涵盖樱花酥、吐司、蛋糕卷、豆沙面包等众多烘焙品类。从传统中式糕点如茶果子,到西式经典的柠檬塔、肉松小贝,老人们在面粉、奶油、糖霜的世界里尽情探索,感受不同烘焙美食的魅力。
负责人: 陆兰芳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9个 
“南江兰韵”学习团队是一支以中老年群体为核心,致力于通过广场舞促进身心健康、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力团队。团队秉持“快乐学习、健康生活”的理念,为中老年朋友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习内容多元,贴合需求。既有经典曲目的传承学习,也有创新编舞的实践探索。课程设计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动作编排符合中老年身体特点,既达到锻炼效果,又避免运动损伤。同时融入养生知识讲解,帮助学员在舞动中学习健康生活方式。 学习方式灵活,互动性强。采用“理论+实践+展示”三位一体模式。负责人陆兰芳通过分步示范、动作拆解,让学员轻松掌握技巧;定期组织户外教学、联谊活动,增强团队协作与社交能力;每季度举办成果展演,为学员提供展示舞台,激发学习动力。 学习载体丰富,便捷高效。线下以社区活动中心为基地,每周固定授课;线上开通教学视频库、学员交流群,方便随时回顾与互动。此外,团队还开发了简易舞蹈分解图谱,图文并茂辅助自学。 学习效果显著,收获满满。成立1年来,团队已逐渐形成,学员通过舞蹈改善了体质、增强了自信。许多成员表示,团队不仅是学习舞蹈的地方,更是结交朋友、享受生活的“第二个家”。 未来,团队将继续以舞蹈为纽带,传递健康与快乐,让更多中老年朋友在舞动中绽放夕阳风采,拥抱幸福晚年!
负责人: 尘昌华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8个 
墨韵五体精修塾由指导老师张晨华带领,和18位来自不同的领域、热爱书法,年龄从75-54岁,跨度达21岁,但凭着对书法的热忱和执着,一起书写着别样的精彩。他们在书法学习之路上不断探索,为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负责人: 李玥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26个 
我们霓裳时装潮影社(时装形体高级班)一共有学员26名,都是女性,在老师沈超英的引领下,都想拥有一颗追求优雅步态、上镜美态、迷人神态,更想拥有一个健康体态、优雅气质的银龄之心。 沈老师在课程开始时会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例如时装走秀的历史、不同风格的走秀特点等,让学员对时装形体有更深入的了解。
负责人: 李玥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20个 
本班在多方面精心规划,在夏雪官老师的指导下,助力 18 位女性学员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进阶。 本团队课程体系丰富且系统。从中医养生与理疗基础、人体得病原理(以感冒详解),到五脏调理养护及与五官关联,再到肺结节、乳腺增生等专项调理,还有减肥除湿、经络疏通、多种病症调理等,全方位覆盖中医养生与理疗知识。学员深入学习各知识点,掌握对应调理方法。
负责人: 陆德昌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崇明区    成员:7个 
在北港村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学习团队——农墨时讯学习团队。它以“农墨”为魂,以“时讯”为脉,以“团队”为基,成为农村文化传承与时代脉搏交融的活力舞台。 “农墨”之韵,扎根乡土。“农墨”二字,既承载着乡村的质朴与厚重,又蕴含着书法的灵动与雅致。在这里,墨香与稻香交织,书法艺术不再是文人雅士的专属,而是融入田间地头的文化符号。学员们在陆德昌的带领下每周2次以笔为犁,在宣纸上耕耘,书写对土地的深情、对生活的感悟,让传统书法在乡村焕发新生。 “时讯”之风,洞察世界。“时讯”是团队的另一抹亮色。团队负责人深知,乡村的发展离不开对时代的敏锐感知。因此,团队不仅聚焦于书法技艺的精进,更将时事学习纳入日常。通过每周时事分享,学员们了解国家政策、科技动态、文化潮流,拓宽视野,激活思维,让乡村不再是信息闭塞的孤岛,而是与世界同频共振的节点。 “团队”之境,共筑梦想。作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农墨时讯团队负责人陆德昌自筹资金营造了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让一些有共同爱好学习的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书法练习中,笔墨流转间传递着技艺的传承;时事讨论中,思想碰撞中激发着创新的火花。这里不仅是技艺的课堂,更是梦想的孵化地,让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负责人: 徐龙    创建年份:2024年    来自:奉贤区    成员:12个 
团队组建依托的智慧茶艺教室,是融合现代科技与茶艺教学的创新场所。其集成多媒体、网络通信、实时互动等前沿技术,配备主动式建筑物联中央网络控制器、教学一体机及专业教学软件系统,可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调配资源,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信息化。教室内,教师茶艺案与学生茶艺桌布局合理,每位学员不仅配备专业茶具套装、竹制茶道套装等教学用具,还配备 iPad 和摄像探头。iPad 便于学员随时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摄像探头则能实时记录学习过程,便于教师精准指导,充分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团队由经验丰富的郭海艳老师领衔,为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25/2640页,共26397条数据«<...2324252627...>»